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400-888-2116.com
邮 箱:admin@aa.com
45年前,粮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走进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个群搞起“大包干”,体感实现了“填饱肚子”的悟心朴素愿望,这个创举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粮一声春雷。
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走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破解谁来种地、个群谁来守护粮食安全等难题,体感粮食主产省安徽不断深化改革,悟心稳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粮耕地流转率已经过半,走进聚集着超过13万户流转面积50亩以上的个群种粮大户。
有的体感潜心“科技增粮”50余年,有的悟心勇当订单生产“尝鲜者”,有的大学毕业后返乡种粮……“三夏”时节,记者走进种粮大户群体,听他们讲述耕耘在田间地头的点滴故事,感悟他们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的心路历程。
插上“翅膀”
盛夏的皖北,烈日炎炎。前不久播下的玉米、大豆,已经陆续破土发芽。在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徐淙祥根本闲不下来,一有空就来到田头。“产量高不高,播种是关键。”在种粮这块,耕耘50余年的老徐从不马虎。
6月中旬,记者见到全国劳动模范徐淙祥时,他正在距离田间不远的一家肥料厂准备购买有机肥。汗珠顺着脸上的“沟壑”成滴落下,他顾不上擦去,径直走到一堆肥料前,蹲下身就将手伸进去试了试温度,取出一把搓了搓……
“有机肥对于改良土壤有大作用。”老徐耐心地解释道,“我们播种前要把地整好,深松深翻施有机肥,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徐淙祥的田块近些年总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年尽管下了烂场雨,但得益于良种良法配套等举措,部分小麦田块仍取得超过800公斤的亩产量。
科学种粮是老徐的高产秘诀。在太和县赵集乡,种粮大户王韶山的案头放了一本徐淙祥编写的《小麦大豆玉米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小册子。
“一炮轰,效果差,测土配方真得法……”王韶山顺口也能来上两句。谈及老徐,王韶山竖起大拇指说,“他爱琢磨,善于把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来,这些‘土办法’对增粮很管用!”
虽然是艳阳高照,在老徐的田头,仍聚集着三五成群的田管人员,还有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和安徽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们。“老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科学研究需要他来帮我们验证。”正指导播种的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栽培室助理研究员丁永刚说。
在老徐流转的1200余亩地中,有300亩用于田间试验。
“我们与科研人员一道创制新品种、研究栽培新模式,可以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徐淙祥边擦汗边说,加上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就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学种粮的理念在当地得到推广。“我家有12亩多地,按照徐劳模安排的播种和施肥方式在自家田里试验,不仅成本减少了,而且产量增加了。”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村民张丙银说,他们乐于跟着学,“谁不想自家田里多长出百把斤粮呢?”
徐淙祥是种粮大户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坚守在粮食生产一线,致力于多种粮、种好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说,近年来,这一群体从数量和流转面积上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截至去年底,全省50亩以上大户13.75万户,比上一年度增加近2万户,流转面积超过2800万亩。
粮食生产实现高产优质,既要良种配良法,也要农机农艺相融合。
“来,看看我们农业界的‘无人驾驶。’”临近中午,王韶山驾驶着加肥机来到一片新整的土地边,给新买的播种机“加肥”。另一位驾驶员坐在播种机的驾驶室内,双手离开方向盘,根据系统设定,播种机自动向前开去。
“这台播种机利用北斗卫星导航,不仅能无人驾驶走直线,实现一穴一粒种,还有漏播报警提醒,真正做到了智能化。”王韶山笑着说。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大型机械如今有了更多施展的机会。在蚌埠市怀远县,种粮大户尚跃领办的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总价值已经超过3000万元,一大批更高效、更智能的农机驰骋田间,成为“三夏”时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亳州市谯城区,种粮大户焦魁的田间竖立着一根根自动喷灌设备,在小麦生长期帮了大忙。“你看,手机一点,就能打开。”焦魁说,“今年小麦生长期气候总体一般,前期我用这套喷灌设备浇了四遍水,才有了如今的产量。”
高产优质良种不断涌现,栽培模式越来越优化,农机装备越来越先进……在科技支撑下,粮食生产正朝着机械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截至去年底,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3%,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算好“粮账”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在实现多种粮、种好粮过程中,要和带动的种粮农民一起有钱挣、得实惠。
一本“粮账”,饱含艰辛,苦中有甘。
在安徽多个粮食主产区,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投入资金购置先进农机,使农业生产更加集约和高效。但也有大户反映,这两年流转费用高了,农资和人工成本涨了,增加种粮效益,要在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做好“加”“减”法。
紧盯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生产,是不少种粮大户优先尝试的增收法。在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郜庄村,种粮大户刘正宏忙着跟制种企业洽谈种子回收事宜。“我连续7年就种这一个品种,每斤能比普通小麦多卖0.1元至0.15元。”刘正宏说。
据刘正宏介绍,品种选择要看市场需求,“我种的这个品种出粉率高、粉质白,是很多面粉加工企业的调和用粉。”尽管受天气影响,他的产量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今年优质优价特征更为凸显,刘正宏说,“种好粮不吃亏!”
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崔宝玉教授看来,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种植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并探索订单农业,与粮食加工企业“结对子”,既能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也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我们希望把这种订单生产模式推广给更多小农户,带着他们一起挣钱。”时至夏种尾声,亳州市谯城区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聂红伟忙起了夏粮收购。今年,他带领部分种粮大户、小农户种植了约1.7万亩订单专用小麦。
“我们统一供种、统一回收,并提供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聂红伟说,农户种植普通小麦每斤只能卖1.35元,订单麦按照1.41元回购,从小麦生产全周期看,包括农资和飞防费用优惠,每亩地可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约200元。
从2018年至今,聂红伟带动周边大户、小农户开展订单种植面积从2000亩扩大到1.7万亩。“小农户从以往粗放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开展订单种植的粮食产量和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聂红伟说。
生产端也需要精打细算。
种粮大户抱团发展,提升了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让降低种粮成本找到破解之策。去年9月,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成立,525名种粮大户有了自己的“组织”,徐淙祥担任协会会长。
“在徐会长的带领下,经过沟通努力,把种粮成本降下来了。”太和县种粮大户常兴铎说,“比如,协会今年统一采购肥料,成本下降了一半左右,而且质量还有保证。”
在安庆市望江县,“粮头食尾”工程让种粮大户效益明显增加。
在望江县长岭镇黄家堰村,近5000亩秧苗随风摇曳。不远处,1条大米生产线机声轰鸣。一大早,望江县玉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启田就来到自家的稻米加工厂,查看即将发货大米的生产情况。近年来,他致力于选种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和产加销全链条发展,“只有这样,粮食生产才能真正见效益。”
“我们的稻米加工厂突出小而精,加工中注重保留大米营养成分,这样口感会更好。”金启田说,6年前他申请到有机大米认证后,在渠道上做文章,创建自有品牌、线上线下发货,“相较于原粮销售,品牌大米的效益要高出3倍,目前手里握着多个省市的订单。”
跑好“接力”
刚参加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徐旭东一头扎进田里,继续未完成的大豆播种工作,播撒新一季的希望。
27岁的徐旭东是徐淙祥的孙子,大学毕业返乡种地已经5年。在他看来,接力种粮,首先要传承的是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农业生产技术再发达,粮食生产归根结底还要接受自然的检验。”徐旭东说,这5年让他懂得,干农业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
2019年夏季酷热的高温让刚返乡种粮不久的徐旭东第一次感受到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高温热害让大豆不能正常授粉,只结荚不长豆。”徐旭东说,产量能达到预想的八成,就挺好了。
敬畏自然并不意味着“躺平”,相反要在自然的逆境中选育抗逆品种和优化栽培方式,而这也是徐旭东奋斗的目标。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徐旭东需要记录下300亩试验田里每项试验植株的生长数据,与科研人员一道进行高产攻关试验。“我要学习爷爷深厚的爱农情怀,始终如一的坚守。”徐旭东说,“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耕耘,才能收获丰收的果实。”
如今,在江淮大地,像徐旭东一样大学毕业返乡种粮的大户越来越多。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跑好种粮“接力”中,既有爷孙种粮的故事,也有种粮“父子兵”的探索……
“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离不开丰富的人才资源的支撑。”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在粮食生产一线,这些“接力者们”一步一个脚印,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种粮大户的爱农情怀,也敢于“尝鲜”新事物,不断有发展新思路、新办法,“让我们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
给农业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新动能,探索者还有不少。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粮食产业,是“90后”海归硕士平东林努力的方向。
这些年,机插秧逐渐走向主流,机插秧也需要“尝鲜”者。在滁州市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正从育秧田里拖出一车车育好的秧苗,放入插秧机准备机插。
“这些秧苗都是在育秧工厂育好后再移栽到育秧田中,经过叠盘、暗化、出苗等环节,实现了育秧的标准化,不仅苗齐、出芽率高,而且不漏苗、不缺苗。”说起机插秧,平东林打开了话匣子,目前不少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全程农事服务,粮食生产走向标准化,这为打造优质大米公共区域品牌和对粮食品质的监管追溯提供了支撑。
5年前,平东林回到家乡干起了农业。
“刚开始村里人还质疑说,我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种粮的。”平东林说,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给周边种粮农民做了示范:发展粮食产业需要新思维,种粮同样大有可为。
跑好“接力”,既在于脚踏实地,还在于敢闯敢试。
王韶山是现代农机的“尝鲜”者。在他家的仓储基地,记者看到,拖拉机、烘干机、收割机等农机装备一应俱全。
“我是本地第一个买加肥机的大户。”王韶山自豪地说,他还率先投入400多万元购进4台大型收割机,仅今年夏收时节,累计跨省作业面积达2万多亩,“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些‘大块头’每天的作业量,是普通收割机的2倍左右。”
“实现多种粮、种好粮,就要在新品种培育、新技术推广、新农机应用上多发力。勇于率先尝试,也是跑好‘接力’的体现。”话音刚落,王韶山又投入到紧张的“三夏”生产中。(姜刚 水金辰 周牧)